【育兒心得】辭職全力照顧3子健康成長 前護士媽媽:渴望有天能重返醫護工作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0/12/07 11:52

最後更新: 2020/12/07 12:27

分享:

分享:

前護士當全職媽媽照顧三子。

常說護士是白衣天使,醫護人員為大眾服務的無私奉獻,絕對讓人肅然起敬。曾在東區醫院初生嬰兒及兒童深切治療部工作9年的專科護士Vivian,退下火綫後,成為3子之母後開設「護士Vi媽三小火」專頁分享育兒經驗,有趣亦實用。

在兒童及出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工作期間,即使懷孕生子,Vivian仍然沒有想過放棄,一邊湊仔一邊返工,雖然辛苦但仍然堅持下去:

前綫醫護的的工作時間分早上、下午及通宵更,返上午更前,囝囝未起床;下午更回家後,他又已經入睡,返通宵更的話,我要有充足休息,對病人負責任,因此不時會整天見不到他,自己會好掛住。

另外初生兒要埋身餵奶,有時第二天還要返早,導致睡眠不足。返工時間很忙碌,但又要抽時間泵奶,對Vivian來說也很大壓力。為了爭取更多親子時間,亦希望可以親自教育小朋友,於是在二仔差不多1歲時,決定辭去醫護工作。

醫護經驗大派用場

家中雖有丈夫做經濟支柱,不過Vivian亦坦言真心喜歡她的職業,不捨得辭職。

我在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時,常照顧36周以下的早產嬰。這些嬰兒的內臟大多未成熟,要靠呼吸機維生,還要吊鹽水、打強心藥及營養液等。很多BB即使插喉,但他們有很強大的生命力,很快會健康成長,讓我們抱有希望及正面思想。

不過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的情況則不同,病童多是長期病患或有先天性疾病,Vivian就希望盡自己最大努力,安撫病童及家長,與他們溝通多一點爭取信任。她在醫護工作中除了能幫助別人,從中獲得滿足感,最重要是學到不少育兒知識,為她的媽媽生涯打好基礎。

在兒科工作,對嬰兒護理、母乳餵哺等自然相當熟悉,例如嬰兒生病或是皮膚出現問題,Vivian都能從以往的工作經驗中懂得如何處理,比一般新手媽媽少了很多憂慮及不安。

例如很多媽媽對BB的排泄物都有疑問,不知如何為之正常,或是如果BB屁股有紅腫,應該用甚麼藥膏較好。這些問題在工作時已遇過,對着兒子時就能輕易解決。

比工作更忙的作息時間

Vivian的3名兒子分別為4歲、3歲及1歲,要照顧3個小朋友的起居飲食,生活同樣繁忙。幸好有奶奶幫忙照顧,工人姐姐幫手做家務,「三打三」總算可以剛剛應付到。爸爸主力工作,到周末時就與3個小朋友出外玩樂。

要照顧3個孩子,就要犧牲自己的私人時間,Vivian一大清早先要餵細仔,然後就要準備大仔及二仔返學及放學,一個早上駕車輪流接送數轉。兒子的午睡時間,她終於較清閒少許,之後就在家或是出外放電,然後做功課、吃晚飯、氹睡覺,每天要到晚上10時,才有時間喘息。

教育之道在乎相信

難得三兄弟相處算是融洽,也不是「難湊B」:

他們都很獨立,只是二仔比較黐身,不過始終是小朋友,只要求我們陪伴玩樂、吃飯,就已經心滿意足。3個男仔雖然未至於爭寵,但也有爭玩具的時候,我一定會詢問清楚發生何事,要他們講出問題所在,必要道歉及和好。

因為她二仔比較活躍,即使很多時都可能由他出手,但做家長不能先入為主,不能冤枉小朋友。兄弟之間亦盡量避免比較,讓他們知道父母的愛是均等及公平。另外要相信小朋友可以做得到,今次做不到,就不斷教導他們,終有一天會做到。父母不能看低子女,更加不應認同他人的負面評價,他們其實會聽得明,傷害自尊心。

小兒子今年才 1 歲,與家中的小狗也能融洽相處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Vivian在東區醫院任職兒科專科護士,見盡兒童病房的百態。她對醫護工作充滿熱誠,離職後甚至覺得不捨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Vivian一家五口,由護士變成全職媽媽,絕對是另一種挑戰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點擊圖片放大

自家設計小玩意

教育小朋友是重要但長遠的工程,除了上學,Vivian亦喜歡在遊玩中訓練兒子。她愛用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的材料,設計DIY小遊戲及活動,並在社交網頁中分享。

主要針對兩至3歲的小朋友的重點訓練,鍛練小手肌及手眼協調,兒子抗拒揸筆畫畫,我不會強迫他們,於是就用另一方法教導。

簡單如小毛球及盛載餃子的容器,加點創意就能變成玩意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Vivian通常在網站上尋找靈感,將毛毛球分類、倒水甚至揸牛奶等小活動,她發現兒子真的有進步。不過有3大注意事項。第一是要注意安全,之前她曾買過吸水珠,不過因為太細粒又有彈性,為免家中小狗及嬰兒誤吞就沒再玩。第二是容易清理現場,她不太鼓勵玩顏料,比較難洗淨。最後是色彩繽紛,吸引他們主動而且專注地玩。

必備無酒精搓手液

疫情反覆,作為3子之母及前醫護,她自言不算十分緊張:

早前疫情較輕微時,也會帶小朋友出街,最重要帶定後備口罩,因為易弄髒或掉下。1歲以下嬰兒其實不太適合戴口罩,因為會不時用手接觸,又不懂表達侷促,會有窒息的風險,使用防疫帽或面罩效果可能更佳。

她自己則常備無酒精搓手液,以前她做醫護時經常洗手及使用酒精,因此患上主婦手及出現皮膚敏感,花了很多時間才能醫治。小朋友的皮膚更加幼嫩,所以更加要小心保護,一般用清水梘液洗手其實已經最好。

Vivian仍然心繫醫護工作,希望待3位兒子長大後,能再次重返職場,以前她亦曾任陪月證書課程講師及IAIM國際嬰兒按摩導師,不過將來是否會做前綫或講師,還是其他形式,則仍是未知之數。

記者:張頌婷